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前沿 > 正文

盘点2018年工业水处理领域的新科技

类别:技术前沿 日期:2020-7-28 6:16:03 人气: 来源:

  即将过去的2018年,水处理领域出现了不少新奇的科技,每一次创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都能为我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难以想象的改变。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2018年本号发布的几项创新科技。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在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工作为同时移除水体和土壤中的六价铬(Cr(VI))和二价镉(Cd(II))提供一种新思,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相关已被美国化学会材料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s 接收发表(DOI: 10.1021/acsami.8b03379)。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重金属进入中,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严重危害。其中,Cr(VI)和Cd(II)是两种常见的共存重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协同毒性。现有方法主要关注Cr(VI)或Cd(II)的单独去除,了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迫切需要发展同时去除的方法。

  课题组分别将硫化亚铁和功能化四氧化三铁沉积在棉布上,经面对面组合,制备出“三明治”纳米复合物。该系统可同时移除水体或土壤中的Cr(VI)和Cd(II)。该复合物易弯曲、易回收,对于修复Cr(VI)和Cd(II)复合污染的水体和土壤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黄富强带领的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治污新材料,光照2周内,可明显改善水质,帮助污水变清。相关今年初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现已在上海、安徽、江苏等地成功示范。

  黄富强介绍,新材料由三维石墨烯管和黑色二氧化钛混合而成,其原理是“物理吸附+光化学催化降解”。三维石墨烯管负责牢牢“抓住”有毒有机物,黑色二氧化钛作为光催化剂,可吸收高达95%的全太阳光谱,把有毒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左图: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实验室内,课题组研究人员将治污新材料倒入富含大量油污的污水量杯,开始吸附效果时长测试。

  右图:吸附效果测试结果显示,3分4秒后,量杯中的污水由明变清澈,刺激气味随之消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黄富强带领的团队近日成功研发出治污新材料,光照2周内,可明显改善水质,帮助污水变清。

  过去一个月,团队在上海、安徽、江苏等地共铺设新材料光降解吸附网3000多张,覆盖水域近4万平方米。

  在上海天山公园和中山公园,周围居民反映,湖底淤泥深厚,气味腥臭,湖面常有死鱼漂浮。将涂覆有新材料的光降解吸附网铺在湖面后,不动水底淤泥,吸附网就能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进而提高水体含氧量,增强水体自净化和生态修复能力。上海轻工业技术研究所检测中心和江苏省科学研究院工程重点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显示,治理仅7天后,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代表性指标均从劣五类水改善至Ⅴ类水以上。

  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团队对定光河污染较严重的中上游河段进行了治理。肥东县环保局水管理科主任薛铁成说,定光河是典型的复合污染河道,这次治理后,各项水质指标提升60%以上。

  据介绍,新材料还可降解印染废水、制革废水等工业污水,高效吸附其中有毒重金属,添加1克多孔新材料可吸附1.476克铅离子,简单酸化处理后,可被加工成高附加值材料。目前该已走出实验室,实现规模化制备,获得发明专利50多项。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发出“磁性两面神微球”,只需两分钟左右就可分离出水中的微小油滴,分离效率高达99%。

  近年来,随着工业、生活中含油废水的大量排放,以及船舶排放、海上原油泄漏事故的多发,水中油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及安全的重大问题。“磁性两面神微球”为开发新一代分离材料提供了新思。

  一般来说,油在水中的存在形式根据油滴的粒径可以分为三类:油滴粒径大于150微米,称为浮油,这也是油进入水体的主要存在形式;油滴粒径在20—150微米之间,称为分散油;油滴粒径小于20微米,称为乳化油。不管是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油滴,还是无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油滴,极小的乳化油以油包水或水包油的形式,悬浮于水中,非常稳定。

  分离传统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物理化、电化和生物法等。这些方法通常是根据分离处理的实际情况,单独一种或几种组合使用,传统方法由于存在分离效率低、占地面积大、分离成本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高能耗等问题,很难满足分离的实际要求。

  “分离从本质上说是界面科学的问题。”王树涛研究员说,近年来,科研人员从分离的科学本题出发,从材料的浸润性上入手,利用材料表面对油和水具有不同的浸润行为,如同时具有超疏水和超亲油性质,或同时具有超亲水和超疏油性质,发展了一系列超浸润性分离材料,如超浸润膜、超浸润海绵等。

  这些超浸润材料在分离浮油甚至是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混合物方面,达到了以往方法和材料所难以实现的高效性和高选择性。然而,王树涛强调,由于混合物的复杂性,水中无表面活性剂稳定的微小油滴的分离往往被忽略,由于这些油滴在水中的粒径小于20微米,水油结合往往非常稳定,传统方法很难高效、快速地将油滴去除。1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

  2016年12月25日,全国常委会通过《税法》,并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小米的乱情人生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微商网络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