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国内其他地区紧追不舍国外“洋品牌”抢尽风头深圳医疗器械企业(组图

类别:行业新闻 日期:2017-12-2 0:23:31 人气: 来源:

  4月17日至20日,第69届中国医疗器械博览会在深圳举行。展会上,跨国三巨头“GPS”(G即GE医疗,P即Philips飞利浦医疗,S即Siemens西门子医疗)、强生等企业抢尽了风头,深圳虽有迈瑞、华润万东、理邦、稳健等企业令人印象深刻,但是国内其他城市的企业也不输人眼球。

  这与目前深圳医疗器械的市场现状颇有相似之处。随着国内其他城市医疗企业产业的突飞猛进和国际医疗器械企业巨头在国内市场的拓展,深圳医疗器械产业“一枝独秀”的地位不再。

  面临国内其他产业聚集区和“洋品牌”双重包围的深圳医疗器械,如何才能杀出一条血,重新获得“一枝独秀”的地位?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蔡翘梧和相关业内人士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医疗器械企业必须突破核心技术,加快原创,才能在内外竞争压力下取得竞争优势。

  深圳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一个重要聚集地区,也被视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头羊”,目前全市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400多家,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10%。蔡翘梧告诉记者,深圳医疗器械产业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步发展起来,在21世纪初,深圳医疗器械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5%,该产业在国内一直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

  “近几年虽然很难维持35%的增长,但是每年的增长也一直保持两位数,明显要快过欧美国家6%-7%的增长。”蔡翘梧说。不过,随着国内各地大力支持发展生物医疗产业的政策支持,深圳“一枝独秀”的地位不再,“以前深圳医疗器械产业集中程度很高,但是如今内地城市的医疗器械产业提升很快,深圳这个产业的优势地位严重受到。”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有三大产业聚集区,以深圳、广州、佛山为中心的珠三角聚集产业区,以上海、苏州、杭州等周边城市为中心的长三角产业聚集区,以、天津和大连为中心的环渤海产业聚集区。蔡翘梧说,目前另外两大聚集产地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丝毫不比深圳慢,而且由于当地的扶持,这些产地的优势也日益凸显出来。

  虽然迈瑞、华润万东、理邦、稳健等深圳企业在今年的展会上备受瞩目,沈阳东软、山东新华等国产医疗器械厂家也让人感觉似乎能与深圳企业一比高下。

  沈阳东软就在医博会上推出新双层螺旋CT、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以及全自动样本前处理系统等创新产品。这是东软医疗继去年推出中国首台自主研发的64多层螺旋CT,并成功抢滩国内中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后,新一轮的新品发布活动。

  “历来长三角地区以传统的医疗器械占优势,而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力量聚集,其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也增强,与深圳抢滩高端市场。”展会上,深圳某医疗企业负责人说。

  我国医疗市场的需求一直呈强劲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国际医疗器械公司都扩大在领域的占有率。在现阶段,全球医疗器械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国际上排名前10的医疗器械公司如强生、西门子等全球的市场份额达到了45%左右。尤其是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市场80%被外资占领,业内人士一直用“西风压倒东风”来描述国内医疗器械市场。

  走进医博会的会场,最吸引人们目光的就是国际几家知名医疗器械巨头如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的展位。在这些跨国企业宽敞的展区里,以看到核医学影像、磁共振成像、病人监护、移动护理等方面最尖端的科技产品,一些客户也正在专设的区域内洽谈业务。国外医疗器械的“大鳄”地位在展会上也是一目了然。

  “从展会上可以看到,跨国三巨头‘GPS’都在‘本土化’,创新产品都拓展其基层医疗市场。”国药励展器械展览部市场主管程先生告诉记者,其创新产品中除了高端的,也有针对县级以下基层医院的中低端产品,“这些跨国企业的产品以前主要是打入大城市三甲医院,现在这些市场已经布局好了,在医改政策推动下,布局基层医疗市场是这些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

  “近年来,GE医疗推出了专为县级医院量身定做CT、X光机、超声系列产品和监护仪等,我们使用全中文简便操作程序,并且更注重实用性和耐用性,并加强产能的售后服务,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告诉他们怎么使用这些设备,并通过IT试点项目提供卫生信息解决方案。”在医博会医疗器械服务产业论坛上,GE医疗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柯惠医疗等跨国巨头都纷纷将研发和生产环节向中国转移,并悄然布局基层医疗市场,试图通过“本土化”战略抢夺新兴宝地。

  其实,与其他城市相比,在医疗器械产业的细分领域上,深圳医疗器械电子领域具有优势。程先生告诉记者:“深圳有强大的IT产业,深圳医疗电子产品的发展除了本身的努力和市场需求的促进以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深圳强大IT产业的迅猛发展。因为电子企业具备重合的产业链,深圳医疗电子产业就可以得益于现成的产业链高速发展。”

  有了IT产业的产业链支持,在医疗器械的细分领域,医疗成像设备核磁、B超、病人监护仪、血液细胞分析仪、生化分析仪、介入性导管支架、电子血压计等都是深圳医疗器械行业的拳头产品,有些产品在全国占有的比例处于领先地位。

  蔡翘梧表示,虽然深圳医疗器械产品种类很多,但是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对还是比较高,产品都是与IT技术接轨的多,耗材也是高附加值的。深圳聚集了一批做B超、彩超的产业集群,如迈瑞的B超、彩超、心电监护仪,安科的核磁,西门子迈迪特的核磁,理邦的心电图等产品。

  目前深圳医疗器械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具有一定竞争力,整个行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以迈瑞、理邦、开立、稳健等为代表的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与飞利浦、GE、强生、西门子等国际巨头相比,深圳医疗企业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高端医疗器械产品是深圳与国际品牌竞争的主要产品。但与国际品牌相比,深圳医疗器械产品最大优势是价格便宜,而劣势则是缺乏核心技术。“大部分的核心技术还在跨国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很难占据市场。”程先生表示。

  “深圳医疗器械企业高端技术跟仿和山寨的多,原创的比较少。”蔡翘梧表示,有些国内厂家在技术方面并非自主开发,而是不断追逐国际厂商,使得其产品的生命周期较短,配件供应有时也跟不上。“国内企业在研发上常常有短期行为,总是想去模仿当下销售得好的产品,习惯在仿制中创新。比如深圳一些做数字化X射线摄影的企业要么是学习外国的技术,要么是国外授权的,没有核心技术,企业利润就不高,也就没有竞争力。”

  蔡翘梧介绍,深圳医疗企业产业中民营占了90%以上,这也决定深圳的医疗器械都是以自有品牌为主。“虽然有西门子迈迪特这样的来料加工企业,但是85%都是自有品牌。”

  为此,要扩大深圳医疗器械产业的地位,必须提升深圳医疗器械的品牌效应,而深圳也正着力于打造建立在众多小品牌之上的“深圳医疗器械”大品牌。

  虽然深圳有像迈瑞、华润万东、理邦等在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但是从企业的销售额来看,年销售额过亿的企业并不多。根据深圳市医疗企业行业协会的统计,2011年全市年销售额过亿的企业只有33家。蔡翘梧说:“虽然比前年有增加,但是过亿却是大多数医疗器械企业发展的一个‘坎’。”

  “国内医疗器械的开山者深圳安科最终被并购主要的原因还是内部经营管理问题。”蔡翘梧说,当年安科的销售额就在1亿—2亿元间徘徊,但是当时当企业成长过亿的时候,人员的结构、内部管理等对于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企业原来扁平化的管理已经显然不适合了,企业的管理需要转型和技术创新。”

  面对跨国医疗器械企业的不断扩张和国内其他区域医疗企业产业的迅猛发展,目前深圳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和调整。蔡翘梧说,技术优势是抢占市场的关键因素,因此,突破技术壁垒、掌握核心技术是深圳医疗器械企业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和发展方向,“企业要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提高研发的投入。”

  想要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有原创的技术,不管是购买还是研制。在这方面,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龙头企业深圳迈瑞则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以做心电监护仪起家的迈瑞,在五六年前就做到了世界第一,不断积累能力的同时,产品转向整体领域,企业开始研发新的产品,比如生化分析仪、超声波系统等,掌握细分领域的核心技术。”国药励展相关负责说,迈瑞每年把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

  除了企业要技术创新外,也要有政策的支持。蔡翘梧表示,作为深圳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要促成深圳企业核心高端技术的突破,将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压力转换为获取更大市场发展空间的动力,否则在产业集中化趋势下,深圳医疗器械的竞争优势会越来越小。

  在本届医博会上,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是热点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卢秉恒表示,3D打印技术在椎骨快速修复、牙齿矫正等方面实现应用,西安交大下一步将探索能否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更多人体器官。

  据卢秉恒院士介绍,3D打印技术发明于上世纪80年代,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在树脂、塑料等材料上的3D打印上做得相对不错,国内这方面的3D打印机八成以上是国产的。现在我国也做金属材料的3D打印,如航空航天领域等。

  不过,卢秉恒也指出,我国3D打印产业没有形成链条,一些关键器件还要依靠国外,国外产业链相对更完整。他认为,我国对3D打印越来越重视,大家都在行动,相信在推动下产学研结合会做得比较快。

  他告诉记者,中国3D打印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时间上与国际相差不多,但一些细节上如数据软件还是用国外的,国外在医学与工程的结合上做得相对较好,我国今后还要注意医生与工程人员加大融合。

  他认为,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应该在牙齿、骨头等方面率先普及,在组织均匀的皮肤、骨头上更容易实现,肝脏等器官的“打印”更为复杂、难度相对较大,未来或将依靠3D打印与基因技术共同来实现。

  近年来,巨头西门子医疗也加入了“本土化”行列,其中国研发和生产的CT和核磁共振设备设备的60%销往其他国家,中国已成为西门子医疗最重要的产业。

  医博会期间,记者对西门子医疗影像和治疗集团的首席执行官Bernd Montag博士进行了专访。Bernd Montag博士表示,西门子医疗已经是一个本土企业,其影像和核磁共振设备占了中国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而不断地从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是企业占据市场优势的法宝。

  Bernd Montag:中国是西门子医疗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西门子在中国生产的医疗设备60%出口到其他国家。近年来,西门子医疗分别在西门子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西门子爱克斯射线真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累计投资数亿元人民币用于影像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其中,西门子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医疗设备之一。在西门子医疗的全球战略支持下,西门子(深圳)磁共振公司迅速成长为除西门子磁共振事业部总部以外的最大研发及生产中心和西门子磁共振事业部唯一同时拥有磁共振系统全部部件研发和生产能力的,血管机设备也开始在深圳生产。

  南方日报:目前,中国影像、核磁共振等高端医疗设备80%的市场由西门子、GE等“洋品牌”占领,西门子在国内影像和核磁共振设备市场的销售额有多大,市场比例是多少?

  Bernd Montag:作为医学影像行业的创新,西门子始终致力于推动医学影像的发展,已经成为行业领先者。西门子在国内影像和核磁共振设备市场的销售额数据不能透露,不过已经占到中国市场的三分之一。

  Bernd Montag:首先在我看来,西门子已经是一个本土企业,不是一个外国企业。其次,西门子产品的优势主要在于创新研发,针对中国市场的需要研发新的产品,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设备我们就研发出什么样的产品,研发出针对不同疾病、不同年龄层次患者的个性化产品。比如,近年来中国乳腺疾病发病率快速上升,西门子从关爱女性健康的角度出发,为了能帮助医生尽早诊断乳腺疾病,不断创新研发,不仅为乳腺疾病检查流程和诊断规范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设备支持,而且能提供包括乳腺X机、乳腺超声、乳腺MR、PET/CT在内的乳腺综合解决方案。

  南方日报:目前,GE、飞利浦等跨国企业都在加快中国基层医疗市场的布局,西门子在市场布局上有何规划?

  Bernd Montag:中国目前医疗扶持的重点是基层医疗,这是西门子医疗今后重点发展的领域,也是我们重要的市场。其实,西门子一直在拓展基层医疗的市场,比如我们的影像产品不仅有针对大城市三甲医院的,也有针对县级以下医院的中低端产品。在产品研发方面,我们也会根据基层医疗的需要,开发客户需要的产品,从基层医疗的成本效益出发,把高端设备做得更便宜。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微商网络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