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今日焦点 > 正文

今日焦点丨一群为申城“画像”的年轻人:用画笔增添城市温度

类别:今日焦点 日期:2017-10-28 11:57:14 人气: 来源:

  随着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即将全面贯通,上海首届“浦江生活节”将于9月下旬在浦江两岸滨江水岸拉开帷幕。作为生活节重头戏之一,一幅手绘的滨江两岸地图将伴随着特殊动画效果上线,而这幅手绘地图的创作团队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在申城,这样为城市“画像”的年轻人并不少,他们用画笔为这座城市增添温度。

  “你看,在我们的手绘地图上还有个淋浴的地方,”幻维数码项目组工作人员陈诗蕙说,“当初我们项目组在绘制这个内容时,不少人还觉得不可思议,但这确实是存在的,为了绘制这幅地图,我们项目组在今夏最热的时候到现场踩点,把45公里都走遍了。”

  在这幅长图中,45公里长的浦江岸线都囊括其中,包括黄浦江上的各座大桥、杨树浦自来水厂、国际客运码头等70个大景点或标志性建筑。为了让长图更轻松、活泼、贴近生活,创作团队共在长图里安排了近百个人物。结合不同场景,人物或是在滨江边运动、野餐,或在滨江边谈情说爱,连《西游记》里的唐僧师徒也现身其中。“在彩虹桥上,我们绘制了一对情侣,男方求婚,女方捂脸。男的说:‘我对你的爱,就像这滔滔江水。’女的说:‘浦江哪来的涛……’我们希望通过这样诙谐的文字,让网友们对于地图更有亲近感。”项目组文案策划范飞璐说。

  主要负责人物造型的项目组陈艺苑说:“在长图中《西游记》的人物也是经过魔都,特意要到沿江逛逛,有了这些人物就添加画面的趣味。唐僧还举着小旗帜,写着‘魔都旅行团’。”

  “当初在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们思考了各种方案,我当时就想到在厦门旅游时看到的手绘地图,”陈诗蕙说,“我们大家觉得这幅长图相当于‘滨江版的清明上河图’,它更是大型的旅游攻略,而不仅仅是张地图。因而,我们不太关注以往地图上的比例尺,而更关注到哪里你能遇见什么好玩的事情,能玩到什么,有什么样的人群可以聚在哪里,我们希望这张长图能成为‘最萌’的滨江地图,吸引更多的人来到黄浦江两岸45公里。”

  据悉,下一步,项目组将为这些人物设计语言对话框,让这幅长卷兼具娱乐性与功能性。届时,使用者可以滑动长图,滑动到每个人物那里都会弹出有趣的对话框,且人与建筑物绑定,可以点击详情看到建筑物的和功能等。

  你是否有这样的童年:在阿姨爷叔注视下玩闹长大,做错了事要吃“毛栗子”(教训),放学后和弄堂小伙伴跳橡皮筋、踢毽子,吃着麦丽素和华夫饼干,买块冰砖掺些雪碧,满头大汗后回家吃饭。对于许多刚过而立之年的人来说,看到这段内容,或许会勾起童年的回忆,而在青年画家顾汀汀笔下,类似的上海风情画无形中留住这座城市即将逝去的“记忆”。

  从2011年起,顾汀汀的插画出现在沪上一家的周刊上,逐渐为人知晓。该栏目一直关注后到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顾汀汀回忆,自己最先画的是田林新村,后来把上海所有新村画了一遍。

  “新村是很有上海时代特征的产物,我的画受老一辈绘画艺术家(比如贺友直、丁聪)以及现代漫画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些年来,上海城市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以往熟悉的事物逐渐消逝,”顾汀汀说,“承载记忆的老房子、标只能留存在回忆里,记得小时候弄堂口的公用电线,捺老公刚伊伐回来切夜饭了!’(你老公说他不回来吃晚饭了),全栋楼都知道了,这在注重隐私的今天是无法想象的,但资源的匮乏也让邻里间的关系更为亲密。因而在我的作品中也越来越关注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职业。”

  顾汀汀画的许多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原型:修老手风琴的陈兆杰,为了一台他认为有价值的老手风琴,不惜花费几十个小时去领会、琢磨,凡经由他修过的琴,不但能“”,有些琴甚至比坏掉之前的声音更动听;在周浦开旧钟店的鲁来大,30年里情迷修旧钟,多数旧钟都是从市场上淘来的,等着他修复的旧钟数不胜数;染着一头浅金色长发的面店老板,随意扎了个发髻;老板娘每天半夜爬起来烧菜,脸上的妆容却从不马虎,这对开本帮味道面馆的上海潮人夫妇,也被顾汀汀“固定”在画面中。

  这些年,顾汀汀印象最深的是两幅画在东台古玩市场拆迁前的作品,“小时候一直去东台玩,前年得知东台要拆迁,特地跑去拍些照片,其中一张做成版画印出来后送给画中的大叔,他也很惊喜。也算是给我童年留下一些回忆。”曾经,上海街头有很多修东西的小店,修钢笔、乐器、钟表……如今这些利润不高的小店大都悄然消失了。

  “‘匠心’,这个现在流行的词汇在往昔岁月里是那么自然,记得一位修钟表的爷叔,眼睛上套个放大镜,虽然他经营的那家小店早已拆迁多年,所在地变成时尚地标,但曾经充满市井气息的样子,依然让我难以忘怀,”顾汀汀表示自己还将画下去,“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女孩,我想用画笔为我的童年留下一些纸本记录,让曾经年轻的父母一辈以及往后一辈都能感受到上海曾经的温度。”

  在海上画坛,丁筱芳和丁阳是让人羡慕的父子。父亲丁筱芳是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今年的上海书展上,他的《丁筱芳画世说新语》引起业界广泛好评。从小在淮海柳林石库门弄堂里长大的丁阳,16岁就去中央美院附中学习,一读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博士生,师从中国美术家协会刘大为。

  丁阳笑称自己是“一半上海人,一半人”,但童年和少年时期对生活的深刻印象,仍令他对石库门情有独钟、念念不忘,以至于“反映上海城市生活和城市记忆”成为自己现阶段绘画创作的一个母题。

  “石库门系列作品是自身创作过程中对于特定题材的一种探索。从小生活在上海石库门的弄堂里,其建筑的整体特点设计与构造,每扇窗与门的结构,每块砖的形状也都镌刻在脑海里,我认为石库门建筑所散发出的气息蕴含着海派文化的,而海派所代表的就是中国20世纪现代化转型以来文化结合的产物。”丁阳说。

  在丁阳看来,自己画石库门与父亲有很大关系,“置身旧时海派建筑石库门使人能体会到历史的沉淀和老上海特有的传统气息,而人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又享受着现代生活,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巧妙融合起来,感觉仿佛穿梭在历史与现代给人带来别样的感受。但要真正画好石库门,还需要长辈的生活经历,因而在绘制这个系列时,我常和父亲交流,他告诉我许多当年他的生活经历,而他过去曾经画过的石库门,也给我很多。”

  丁阳介绍,在纪念建军80周年的时候,他曾经画过一幅《启程》,描述了在石库门前一家人送年轻人参军的场景,画面中主要人物包含了年轻人一家三代,街坊邻居及好友。画面中爷爷穿着他那个年代的军装胸前挂满章,嘱咐即将踏上新征程的孙子,而年幼的妹妹戴着红领巾给哥哥,这三位人物为画面的中心,代表着长辈对于晚辈的期望与关怀,兄妹之间的亲情关怀,同时也传递了一种文化的传承,这一传承即是这个三代生活在上海的家庭的军人荣誉文化延续。

  “从《启程》开始,我将创作系列作品定位于以石库门建筑作为背景和主题结合不同的人物并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塑造人与建筑。之后创作的一批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石库门追忆》《石库门寻梦》等,这几幅作品还继《启程》之后参加全国重要展览并收获项与肯定,”丁阳说,“目前我正在创作一幅与《启程》题材相同,反映上海传统工匠的作品《老鞋匠》,画面以石库门建筑为背景,但与之前作品不同的是,时间定位于夕阳下的场景,阳光照射在斑驳的砖墙上,一棵具有上海特色的梧桐树倒映在墙面上,树的影子与被阳光照射后色彩浓郁的砖块形成强烈的对比,使画面中的石库门建筑更具立体感,而在这之下是一位勤劳而又质朴的老鞋匠,在夕阳的映衬下,老者慢条斯理地从一堆鞋中拿起一双红色高跟鞋思量着,周围堆满了修鞋的各种古董工具及各家已修完的鞋、雨伞等物品。”

  丁阳表示,这幅作品想表现的是现代快节奏城市中的一份默默坚守,“我认为这份坚守十分可贵,不仅坚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勤俭质朴的美德,更是践行了我们目前所提倡的工匠,也是上海这座喧嚣国际化都市中基层生活状态的一种展示与写照”。

  推荐:

  

关键词:今日焦点人物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微商网络家园-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