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牛的今年多大元古堆村,是甘肃定西渭源县田家河乡的一个小村子,海拔2440米,村子三面环山,气候高寒阴湿,人称烂泥沟。2012年,全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465.8元,贫困发生率高达57.3%,是全县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村。如今,元古堆村整村已经于2018年脱贫摘帽,2019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89元,7年时间涨到了原来的7倍多,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几年,元古堆村脱了贫,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过,不少人外出务工赚了钱,回村买了小汽车,在县城的驾校,还有不少村民利用冬闲的时间在考驾照。
今年,村里变化最大的要数杨小强一家了,他们家过去也是村里的贫困户,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帮扶下,杨小强一家不仅脱了贫,2018年买了小汽车,2019年家里还盖了新房。
跟六七年前相比,不仅是收入多了,平时生活方方面面都变了样。就在六七年前,这里的群众还过着苦日子,交通不便,吃水困难,种点地基本能糊口,祖祖辈辈都这样。生在这样一个村子里,大多数人的想法是,山沟里翻不起什么浪,只能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送小康。
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副乡长贾元平说:“当时我们元古堆村群活特别困难,不通,产业上也没有发展,还是依靠我们的种植业,主要就是种小麦、大豆,用于生活用品,养殖业发展也是原始的放养,群众技术方面还是欠缺,农作物受我们道的影响拉不出去,也造成群众收入低,这是我们当时普遍存在的现象。”
当时,郭连兵是村里为数不多的有钱人,他加工收购中药材,一年下来能挣四五万块钱,看到其他村民贫困的样子,他也曾想过要帮帮大家,但苦于当时的条件,却也无从下手。
2013年2月3日,习总来到元古堆村看望老和困难群众,离开时跟当地群众说:“党和会关心和帮助大家,咱们一块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总的这番话,让郭连兵和村民都燃起了希望。
当地筹措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帮助元古堆修、引水、建房、搞基础设施建设。村里慢慢开始有了变化,郭连兵看到这些,便主动参与到村委会的工作中来。
郭连兵的积极主动,乡亲们都看在眼里,纷纷推荐他参与村委会的工作,2013年当上了村主任助理,2014年换届,他又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甘肃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村委会主任郭连兵说:“到2014年的时候,我们村的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群众怎么能致富,怎么能增收这是一个最大的难题,我们主要是考虑怎么能发展产业这个大问题。”
元古堆人过去穷,只会土里刨粮,主要靠种小麦、马铃薯、蚕豆、油菜为生,也种一些经济价值高点的中药材和食用百合,但由于种植投入大、市场不稳、交通不便,规模一直上不去。村民曾玉成一家过去是村里的贫困户,地里各种作物一样种一点,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
这几年,当记总的嘱托,帮助村民改善基础设施以后,引导元古堆村民种植经济价值高的中药材和食用百合,对缺乏发展资金的贫困户提供精准扶贫贴息贷款,不断扩大中药材和百合种植的规模,几年下来,收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如今,曾玉成一家种植百合,加上家人外出务工,一年下来能赚七八万元。村里百合的种植面积由过去的零星种植扩大到了1500亩,到百合收获的季节,邻里之间互相帮忙,干劲十足。
在当地的帮助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中药材、百合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村民齐心协力发展产业,来自土地的产值有了大幅提升。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和部分农用机械的使用,一部分劳动力被解放出来,让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村民劳务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过去,村民们外出务工的少,主要是没手艺。跟很多村民一样,李有录2013年以前从没出去打过工,平时在家里种地,冬闲了就跟村民闲聊晒太阳。这两年,当地通过人社部门,抓住农闲时节给农民搞技术培训。李有录参加培训学了瓦工,每年等地里庄稼一收完,他就去打打工,一年下来也有不少收入。
老两口一年收入三万多,在农村已是不错的生活,李有录从打完工回到村里,他还想在周边打点零工,再多赚几天钱。这两年,李有录搬进了新房子,儿女也都成了家,虽然盖房和孩子结婚欠下几万块的账,平时农忙时在家种点地,农闲了去省城打几个月工,几年下来,账差不多还清了,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观。
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很多都跟李有录一样学了技术,2019年,元古堆村有七八百人像李有录这样通过外出务工的渠道增收。
甘肃定西市渭源县副县长潘学明说:“把国家的扶贫政策,党和的关心带到群众身边,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困难群众的人均纯收入,生活水平和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几年村里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发展中药材加工、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等新兴富民产业,村民通过现金、圈舍、羊只、扶贫资金带动等方式入股。几年下来,全村440多户累计分红近150万元。
总来过之后的这几年,元古堆村能有今天这些变化,大家都知道,跟的帮扶分不开,也离不开村民自身的努力,就像总说的那一句“咱们一块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嘱托,在元古堆村,这句话不仅挂在墙上,也刻在了村民的心里。
元古堆过去穷,一是自然条件不好,另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观念老旧、不抱团,想要脱贫,也是有心无力。这几年,有党和的帮扶,元古堆的交通、饮水、住房等基础设施都有了明显变化。村民齐心协力,一方面发展百合、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另一方面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有了更多收入渠道。大家一起努力,日子就一定能越过越红火。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