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1月7日讯(记者王婉莹) 农产品成本调查是价格管理当中的一个重要基础性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发改委就已经建立起对农户的农产品生产成本调查制度,定期开展农产品成本收益情况调查,是开展最早、持续性最好的全国范围经济调查工作之一。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丁杰表示,农产品成本调查,为历次重大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国家制定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目标价格、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等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并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丁杰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农产品成本调查网络,是目前唯一全面准确反映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情况的调查网络,网络覆盖面最广、核算制度最完善、历史资料最完整、成本数据最权威、社会效益最显著,系统反映了我国54种主要农产品每年的成本收益情况。丁杰说,调查数据是反映我国农业生产效益最系统、最权威的资料。一是全面覆盖的调查网络,覆盖了31个省、区、市,316个地市,1550个县市,选取了6.6多万个农调户。二是科学合理的调查核算体系。调查品种涵盖了农、林、牧、副、渔各个领域,核算指标体系包含各类调查产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生产要素,可以多角度全面反映农产品的成本收益和生产效率。三是健全完善的调查制度。我委制定出台统一调查制度,按照这个制度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自上而下,部署调查任务,从国家到省、市、县逐级下达,所有数据都来自于“田间地头”,由农户逐日逐笔登记台账,记录生产的产品、种植农产品过程当中的投入。四是系统可靠的数据库。从1953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数据库都是完整,包含了粮、棉、油、烟、糖及蔬菜、畜产品共54个品种,并且每年都编印《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向社会公开发行。
据了解,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修订了《农产品成本调查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巡视员程行云透露,这次进行修订,主要是为适应我国价格机制的不断深入,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新要求。他说,一是适应价格新形势,转变农产品成本调查职能定位,从原来主要为制定农产品价格服务,转为向制定价格、财政补贴、保险等农业支持政策服务并重。二是适应农业生产组织结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等形势变化,进一步完善调查体系,创新管理方式,提查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三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趋势,加强农本调查的信息化建设,提查效率,调查质量。
程行云表示,新《办法》出台以后,发改委将根据农业发展形势变化,突出抓重点、求创新、提质量,更好地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服务。首先要根据全国农业生产布局变化,动态调整调查品种目录,及时反映种植业各品种的播种面积、养殖业存栏量等情况变化。同时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将具有区域特色,对当地农业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农产品纳入地方的调查品种目录。其次,根据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化,动态优化调查样本,调查样本布局能够准确反映农业生产规模、品种、方式等情况变化。第三根据新时期农户特点,创新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调查质量控制体系,抓住数据源头这一关键环节,结合当前农调户特点,着力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比如《办法》里提到的要发放调查牌匾、证书,签定协议,加强业务培训,开展表彰等,让农调户理解农本调查工作,而且也乐于承担调查任务。第四是信息化趋势,更多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技术装备,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调查全流程的信息化。目前我委结合市场价格监管系统建设,正在升级农产品成本调查网络平台,完善相关软件系统,以提高填报的审核效率,丰富汇总方式,增加分析预测功能。各地也开展了很多工作,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专门开发了农产品成本调查的手机APP,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地区,先行推广,实现了调查户无纸化登记,数据及时报送以及实时审核,大幅度提高了调查工作效率,提升了数据的质量。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你就60秒!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