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整体上,中国LED照明产品在外销方面保持高速增长,但去年年底传来的出口补贴取消或让国内企业出口优势相对减弱。而前段时间的“四LED企遭337调查”事件再次将专利、知识产权推向风口,或使进口政策更加严格...
OFweek照明网讯 整体上,中国LED照明产品在外销方面保持高速增长,但去年年底传来的出口补贴取消或让国内企业出口优势相对减弱。而前段时间的“四企遭337调查”事件再次将专利、知识产权推向风口,或使进口政策更加严格,让出口企业陷入紧张局面。这对于国内LED照明出口企业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或是机遇?
另一方面,近年来欧美经济的缓慢复苏境况也让依赖出口的国内LED照明企业叫苦不迭。数据显示,欧美地区虽然依旧是出口主要目标市场,但是市场份额明显减少,而金砖国家、中东地区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异军突起。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新兴市场,中国LED企业又应如何迎风而上?
337敲响专利警钟
今年2月1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正式对部分LED产品及其同类组件启动337调查。涉案产品包括LED灯泡以及LED芯片等。
此次CREE发起的337调查,除了Feit电子公司、美国Unity Microelectronics有限公司之外,还有两家中国LED企业,分别是中国厦门Feit电子公司以及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涉及8项专利,从外延芯片到封装应用均有涉及,基本覆盖LED全产业链。
我国一直是337调查涉案最多的国家,ITC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企业337调查案件一共12起,占总量的30%。
业界普遍认为,337调查表面上看是知识产权之争,本质上却是企业的市场竞争,是国际巨头为了市场新入者的手段。
东莞领冠总经理廖玉柱坦言:
“这是一些国际巨头早就布置好的局。国外企业专利布局面广且投入多,如飞利浦专门成立一个专利调查的机构,全面调查自身相关灯具产品的专利被的情况。这样做的原因,一是可通过调查自身产品的专利;二是可利用专利调查之名,查看其他企业相关的技术资料,或以的把技术也剽窃一通。“
“中国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市场,抄袭是不少中国企业的共性,科锐引起的这个337专利调查,可能是根据这些抄袭企业的本性早已布好的局,对于国内灯具产品的打击面非常大。”廖玉柱进而说道。
337调查只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代表,此外,中国企业在国外,还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知识产权纠纷,这些纠纷对于中国出口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首先体现在准入门槛上。
专利的缺失,中国企业想要进入海外市场,就必须获得专利许可,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技术标准中的专利是出口企业无法回避的焦点问题,在LED照明领域尤为凸显。一些标准涉及大量核心专利,要想融入产业链,就必须采用标准,同时会涉及专利许可。
其次是难有大的发展空间。
受制于国外交错复杂的专利体系,国际巨头随时有可能利用起来竞争对手,压缩其发展空间。中国企业在夹缝中且不说,如履薄冰的发展过程中,稍不小心就会陷入专利纠纷。尤其是在企业稍露头角,影响到国外企业的利益时,专利纠纷随之而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OFweek照明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友评论 ()条 查看